文/中流楫
公元762年5月16日,唐肃宗李亨在长安皇宫内去世,享年52岁。
唐肃宗是见证唐朝由盛转衰的天子,他饱尝人世的各种辛酸。安史之乱(此处可至755年12月16日的北京)后,他临危受命登基称帝,不但废除了玄宗时期权相李林甫和杨国忠的弊政,还任命财臣第五琦指导财政改革,使平定安史之乱的军费来源得到保障,为最终驱逐安史叛军,重振大唐打下了基础。
同样是面对山河破碎,唐肃宗和奠定南宋基业的宋高宗(此处可至1130年1月24日的杭州)不同,宋高宗用十二道金牌召回战场上胜利在望的岳飞,把汴京让给了金朝,唐肃宗任用名臣郭子仪、李光弼平叛,可以说比宋高宗高出不少。
唐肃宗剧照
那么,历经和平与丧乱的唐肃宗李亨,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?
首先,他是早年坎坷的皇子。
李亨的坎坷人生,在他出生时就已开始。那时,他的父亲、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刚当太子,娶了关陇望族弘农杨氏为妾。没过多久,杨氏有孕在身。
把持朝政的太平公主想扳倒李隆基,到处找借口打击李隆基。为避免落下沉迷女色的口实,李隆基想用堕胎药杀死孩子。幸亏大臣张说(此处可至723年4月7日的西安)的劝谏,李隆基才放弃这个想法。
李亨出生后,因为母亲杨氏地位低微,他被送到了王皇后处抚养。王皇后对他宛如亲生,但李亨还是更希望陪伴在自己生母的身边。没成为太子前,李亨受到过名臣贺知章的精心培养,但唐玄宗为人猜忌,对于皇子防范很深,在大臣李林甫挑唆下,他曾赐死了太子李瑛和两位皇子李瑶和李琚,李亨在宫廷中的生活如履薄冰。
唐玄宗剧照
在这样尔虞我诈的宫廷环境,李亨练就了战战兢兢、小心谨慎的处事原则。
其次,他是两次休妻的太子。
太子李瑛被杀后,李亨因年长被立为太子。这让权臣李林甫很不满,李林甫本来给玄宗的建议是立寿王李瑁为太子。李林甫对太子人选的不满,直接造成李亨悲惨的婚姻和家庭生活。
成为太子后,李亨做事更加稳当。面对李林甫的虎视眈眈,李亨知道一旦做事出现纰漏,太子之位就会不保。但即使李亨格外小心,他还是被李林甫抓到了把柄。
李亨的第一任妻子是刑部尚书韦坚的妹妹。他们婚后生活和睦,感情颇深。不久后,李林甫就捏造伪证,以韦坚勾结节度使皇甫惟明为由,构陷李亨与边关大将结党,意图谋反自立。
李林甫剧照
韦坚人在家中坐,锅从天上来,很快被玄宗罢黜。韦坚的弟弟韦兰、韦芝不服,上书说太子可以为韦坚的清白作证。唐玄宗闻讯大怒,马上找人调查李亨是否涉案。为了保全家人性命,李亨只得和韦家划清界限,并以“情义不睦”为由,和相濡以沫的妻子韦氏离婚,对父亲表明自己不会徇私枉法。
李亨艰难度过了危机,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不久之后,他的妾室杜良娣的父亲杜有邻,又被李林甫抓了把柄。李亨不得已再次离婚。直到李林甫去世后,李亨才稍稍得以喘息。
最后,他是收拾山河的天子。
挣扎的生活被战乱终止。安史之乱在幽燕之地突然爆发,唐玄宗在仓皇中出逃。李亨在心腹宦官李辅国的帮助下,密谋策划了马嵬坡兵变(此处可至756年6月15日的兴平)。兵变让李亨借此除掉了令自己寝食难安的权臣杨国忠。兵变结束后,他和父亲唐玄宗分道扬镳,最终在灵武群臣拥戴下,登上了帝位。
那时候的叛军很猖獗,李亨一心平叛。李亨先是广开言路,确定言官上书无罪,避免朝中再出现李林甫、杨国忠这样的权臣,他又命第五琦主持财政,为前线战斗支援充足的钱粮。第五琦制定了“榷盐法”,实行盐铁官营,财政问题得到解决。李亨还拉拢了与唐朝交好的吐蕃和回纥,为平叛增加胜算。
安禄山剧照
天宝十五年(756年)九月,在准备充分后,李亨命广平王李豫为元帅、郭子仪为副元帅,大将李嗣业为前军,王思礼为后军,率领朔方军及回纥、西域之兵十五万人从凤翔出发,东讨叛军。
唐军进至长安西,在香积寺北大破叛军,斩杀敌人六万多,叛将张通儒弃城逃走,官军一战收复长安。李亨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荣耀时刻。从皇子到太子,最后到平乱的天子,李亨的一生有荣耀,但更多的是无奈,这似乎也再次验证了长时段的理论(详见规律47-长时段理论:历史的进程与个体的无奈)。
历代评价
尝见太宗写真图,忠王(李亨)英姿颖发,仪表非常,雅类圣祖,此社稷之福也。
——唐代宰相张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