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在家收拾过年时候的东西,翻出来一本旧杂志,上面全是字谜。我随手一翻,就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:“春节三日西北游,打一字。”
我这个人,一看到谜语就忍不住想琢磨。我先把题目抄在一张纸上。“春节三日西北游”,这七个字瞅了半天,没啥头绪。我想,解字谜肯定得从字的结构下手。
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“春”字。春节嘛肯定跟“春”有关。我就试着把“春”字拆开看,它上面是“艹”(草字头),中间是“屯”,下面是“日”?不对,这么拆不对。我记得“春”字是由“艹”、“屯”、“日”组成的,但更常见的说法是“三”、“人”、“日”。我就在纸上写了个大大的“春”字。
“春节三日”,意思是不是把“春”字里的“三日”给省掉或者去掉?那“春”字去掉“三”和“日”还剩下我把“三”和“日”划掉,发现就剩下一个“人”字了。这算是个进展。

接下来是“西北游”。这个“游”字很关键,暗示着移动、变化。“西北”是个方向。那这个变化是应用在哪个字上?是刚才得到的“人”字,还是题目里其他的字?我又盯着“西北游”三个字看。
我突然想到,“北”字本身是不是可以拆?地图上不是“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”吗?“北”字的西半部,就是左边那一半,是个“丬”(将字旁)?不对不对,“北”字是由左边一撇一竖和右边一个“匕”组成的。它的“西半部”,按照地图方位,左边是西,右边是东。那“北”字的西半部游走了,就是把左边那部分去掉,剩下右边那个“匕”字。
这么一想就通了!“春”字节省掉“三日”剩下“人”,“北”字的西半部游走了剩下“匕”。然后把“人”和“匕”组合起来……“人”在上,“匕”在下,组合起来不就是个“化”字吗?
但我感觉不对劲,因为“化”字好像和谜面联系不那么紧密。我又试着把“人”和“匕”左右组合,那不成“比”或者“北”了?更不对。我有点卡壳了,干脆上网搜了一下这个字谜的答案。

一查才知道,原来正确答案是“仑”字。我仔细一看解析,恍然大悟。人家是把“人”和“匕”上下组合,但“人”字变形了一下,放在了“匕”的上面,不就是“仑”吗?而且“仑”有“条理、次序”的意思,和“游”的随意性好像也能形成一种对比,挺有意思的。
搞明白之后,我自己又在本子上把这个过程推演了一遍:
这下算是彻底弄懂了。这个字谜还挺考验脑筋急转弯的,不光要会拆字,还得理解方位词在字谜里的用法。今天这个实践记录就到这里,以后看到好玩的谜语再和大家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