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刷手机看到个谜语叫“十五不出门打一成语”,我盯着这行字愣了半天。十五为啥不出门?是怕下雨还是嫌人多?脑子里转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。
我干脆把手机扔沙发上,掰着手指头开始瞎猜。十五是月亮圆的时候,不出门……难道叫“闭门赏月”?可这根本不是成语!又想着是不是和“十五的月亮”有关,比如“月圆人静”?越想越离谱,差点把茶几上的瓜子壳捏成碎末。
实在没辙,我翻出抽屉里落灰的《成语词典》哗地翻。从“十”字头的成语开始找,什么“十拿九稳”“十全十美”都不沾边。又跳到“月”字部,看到“月下老人”时还乐了一下——这跟不出门有啥关系!
正想着放弃,突然瞅见窗外小区门口挂的红灯笼。脑子里啪一下闪过老话:“躲得过初一,躲不过十五”!十五不出门……那不就是“躲过十五”吗?可这也不像成语。我又把这句话嚼了几遍,猛地一拍大腿——这不就是“望而却步”吗!十五的月亮那么圆,人一望就不敢出门了!

结果上网一查,正确答案居然是“寸步难行”!人家解释得特别直白:农历十五叫“月望”,不出门就是“难行”。我愣在电脑前半天,合着自己脑补了一大出戏,败给了文字游戏。不过说真的,这谜面出得够刁钻,要不是查答案,我估计能想到明年正月十五去。
今天这通折腾让我悟了个道理:猜谜不能钻牛角尖,有时候答案比想象中简单得多。下次再碰到这种题,我肯定先泡杯茶稳当坐着想,再也不跟瓜子壳过不去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