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三是什么节?上巳节的由来和习俗全知道

阎立本 生活 2025-11-09 1 0

三月三是什么节?上巳节的由来和习俗全知道

大家好呀!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可能被很多人忽略的传统节日——三月三,也就是上巳节。说实话,要不是近看到朋友圈有人提起,我都差点忘了这个节日呢。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的小编,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一起重新认识一下这个古老而浪漫的节日。

上巳节到底是啥?

首先解决一个基本三月三为什么叫"上巳节"?这个名称听起来有点古雅,其实很好理解。在古代,"上巳"指的是农历三月上旬的"巳日"(古代干支纪日法中的一个日子)。初这个节日并没有固定在三月初三,而是在三月个巳日庆祝。到了魏晋时期,为了方便记忆和统一庆祝,就直接定在了三月初三,所以后来就有了"三月三上巳节"的说法。

三月三是什么节?上巳节的由来和习俗全知道

说到这儿,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奶奶常说的一句话:"二月二,龙抬头;三月三,生轩辕。"这里的"轩辕"指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——黄帝。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,所以在中原地区,这一天也被视为祭拜黄帝的重要日子。

上巳节的历史渊源

上巳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,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了!《周礼》中就有记载,周朝时就已经形成了在水边举行祓禊仪式的习俗。所谓"祓禊",简单说就是通过沐浴清洁身体,驱除晦气,祈求健康平安的一种仪式。

著名的记载要数《论语》中的那段话了:"暮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。"翻译成白话就是:暮春时节,春装已经做好,五六个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孩子,在沂水边沐浴,在舞雩台上吹风,然后唱着歌回家。这画面想想就特别美好,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诗意。

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,上巳节又发展出了新的内涵。文人雅士们喜欢在这一天聚会,有名的就是王羲之那场兰亭雅集了。永和九年(公元353年)的三月三,王羲之和四十多位名士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修禊仪式,大家坐在弯曲的溪水两旁,将酒杯放在水中顺流而下,停在谁面前谁就要饮酒赋诗。这就是著名的"曲水流觞",王羲之为这次聚会写下的《兰亭集序》更是成为了千古名篇。

上巳节的主要习俗

说了这么多历史,咱们来看看上巳节都有哪些有趣的习俗吧!我整理了几个具代表性的:

1. 祓禊沐浴

这是上巳节古老的习俗了。古人认为冬去春来,需要通过沐浴来祛除一冬积存的病气。具体做法是到河边用香草沐浴,或者用柳枝沾花瓣水点头身。虽然现在我们可能不会真的去河边洗澡了,但这个习俗演变成了三月三要特别注重清洁的讲究。老人们常说,三月三这天无论如何都要洗个热水澡,寓意洗去晦气,迎接好运。

2. 祭祀先祖

因为相传三月三是黄帝诞辰,所以这一天很多地方都会举行祭祖活动,尤其是黄帝故里河南新郑,每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都非常隆重,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祭典上会有放礼炮、敬花篮、上香拜礼、恭读拜文、高唱颂歌等仪式,海内外华人都会前来参加,场面特别壮观。

3. 吃荠菜

民间有句老话:"三月三,荠菜赛灵丹。"这个时候的荠菜为鲜嫩营养,所以很多地方都有三月三吃荠菜的习俗。荠菜可以凉拌、做馅、煮汤,不仅美味,还寄托了人们祈求健康的美好愿望。下面分享一个简单的荠菜食谱:

材料 用量 备注
新鲜荠菜 300克 洗净备用
杏仁 50克 可提前烤香
大蒜 3瓣 切末
调味料 适量 盐、糖、醋、香油等

做法很简单:荠菜焯水后切碎,加入烤香的杏仁和蒜末,调入喜欢的调料拌匀即可。清爽开胃,特别适合春天食用。

4. 踏青郊游

三月三正值暮春,正是踏青的好时节。古人在这一天喜欢结伴出游,赏花观景。现在很多地方还保留着这个传统,比如江南一带的"三月三,登惠山"习俗。踏青时人们还会佩戴荠菜花,据说可以防头痛、助睡眠。

5. 少数民族的三月三

除了汉族的上巳节,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也有庆祝三月三的传统,而且各具特色。比如:

1. 壮族:纪念歌仙刘三姐,举行盛大的歌圩活动,男女对歌传情

2. 苗族:举行跳花节,青年男女通过歌舞寻找意中人

3. 侗族:过"播种节",祈求五谷丰登

4. 黎族:称"孚念孚",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节日

这些少数民族的三月三庆祝活动往往比汉族更加热闹,有对歌、跳舞、长桌宴等丰富多彩的形式,如果有机会亲身体验一定会让你印象深刻!

上巳节的现代意义

说到这里,可能有人会问: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,上巳节还有什么意义呢?我个人觉得,至少有三点价值:

上巳节是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。通过庆祝这个节日,我们能感受到与古人的情感共鸣,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。想象一下,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人和现在的我们,在同一个日子做着相似的事情,这种感觉很奇妙吧?

上巳节提醒我们顺应自然。古人设立这个节日,其实是对季节变换的一种敏感回应。冬去春来,万物复苏,人也应该调整状态,迎接新的一年。这种顺应天时的智慧在今天依然适用。

上巳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放慢脚步的机会。现代生活太忙碌了,而三月三踏青、沐浴、吃时令野菜这些习俗,都是在提醒我们停下来,享受生活,感受春天的美好。

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三月三

了解了这么多关于上巳节的知识,你可能想知道:那具体该怎么过这个节日呢?我给大家几个小建议:

1. 来一次春季大扫除:延续"祓禊"的传统,给家里做个彻底清洁,也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。

2. 准备一桌春季时令菜:除了前面提到的荠菜,香椿、春笋、马兰头等都是很好的选择,感受"舌尖上的春天"。

3. 安排一次短途踏青:不一定非要去著名景点,家附近的小公园、河岸边都可以,重要的是感受大自然。

4. 了解家族历史:既然三月三有祭祖的传统,不妨趁这个机会和长辈聊聊家族往事,记录下珍贵的家族记忆。

5. 体验传统文化: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临摹《兰亭序》,或者学习简单的茶道、插花,感受古人的雅致生活。

那些关于三月三的有趣说法

后分享几个关于三月三的民间说法,特别有意思:

1. "三月三,荠菜当灵丹":前面已经说过,强调三月三吃荠菜的保健作用。

2. "三月三,蛇出山":意思是天气转暖,冬眠的蛇开始出洞活动,提醒人们注意。

3. "三月三,风筝飞满天":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,很多地方有风筝比赛。

4. "三月三,抱金砖":传说三月三出生的人特别有福气,会带来好运。

说到这儿,我突然好奇:咱们读者中有没有三月三出生的"幸运儿"呢?你们觉得自己是不是特别有福气呀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!

写在后

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,希望能帮助大家全面了解三月三上巳节这个传统节日。说实话,整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,我自己也学到了很多。传统文化就像一坛老酒,越品越有味道。

现在正值2025年三月三前夕,如果你之前对这个节日不太了解,不妨今年试着过一过?哪怕只是简单地吃一顿荠菜,洗个热水澡,也是一种对传统的尊重和传承。

后留个小问题给大家:你们家乡有什么特别的三月三习俗吗?或者你对复兴传统节日有什么好的建议?一起来聊聊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