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代520是什么日子 原来古人这样表达爱意
哎呀,说到520这个日子,现在的小年轻们可都把它当情人节过了对吧?微信红包发520,朋友圈晒520,连民政局门口都排长队。不过你们知道吗,要是穿越回古代,跟古人说"520",他们肯定一脸懵圈——"啥?五二零?是五石散吃多了的日子吗?"
古代没有520,但有更浪漫的表达方式
其实啊,古人虽然不懂什么"520=我爱你"的谐音梗,但人家表达爱意的方式可比我们现代人有创意多了。想想看,没有微信、没有朋友圈、连电话都没有的年代,人家怎么谈恋爱?靠的就是那些让我们现代人都自愧不如的浪漫小心思。

首先得说说古人的"文字游戏"。我们现在玩谐音梗算什么,人家古人玩的是"藏头诗"、"回文诗"这种高段位操作。比如唐代女诗人鱼玄机写给温庭筠的那句"易求无价宝,难得有心郎",这情话说得多高级,既夸了对方是"无价宝",又暗示自己是"有心人"。
还有更绝的,宋朝的秦观写过"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",这话放到现在,简直就是异地恋的高境界宣言。你说古人浪不浪漫?
古人表达爱意的N种方式
下面我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古人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示爱方式,保证让你大开眼界:

| 方式 | 例子 | 现代对应 |
|---|---|---|
| 诗词传情 | 李商隐"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" | 发朋友圈暗恋 |
| 信物定情 | 送玉佩、香囊、手帕 | 送名牌包包、手表 |
| 以歌传情 | 《诗经》中的情歌对唱 | KTV情歌表白 |
| 节日示爱 | 元宵节"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" | 情人节烛光晚餐 |
看看这张表,是不是觉得古人谈恋爱的花样比我们还多?而且人家那个意境,那个格调,现代人真是比不了。
那些藏在诗词里的520密码
虽然古人不知道520,但他们的诗词里藏着不少"爱的密码"。比如"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"这种直球表白,放到现在就是"我想和你结婚"的文艺版。还有"山有木兮木有枝,心悦君兮君不知",这不就是暗恋的高境界吗?
绝的是李清照那句"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",把相思之苦写得这么美,现代人除了发个"想你了"的表情包,还能说什么?
古人约会指南
你以为古人约会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?太天真了!人家也有自由恋爱的好吗!《西厢记》里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告诉我们,古人约会也是相当会玩的。
元宵节看花灯、清明节踏青、七夕乞巧,都是约会的好时机。特别是元宵节,因为晚上有灯会,年轻男女可以正大光明地出门约会,简直就是古代版的"情人节"。辛弃疾那句"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",写的不就是元宵节约会的场景吗?
现代人可以从古人那里学到的恋爱智慧
说实话,现代人的恋爱方式虽然方便,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发个微信说"我爱你"容易,但能写出"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"这种话的人有几个?
我觉得现代人可以从古人那里学几点恋爱智慧:
1. 慢一点:古人一封信要走几个月,思念反而更浓
2. 用心一点:亲手写诗比复制粘贴的土味情话强多了
3. 含蓄一点:有时候欲说还休比直白表白更有味道
你们有没有发现,现在很多年轻人过520,就是发个红包、吃个饭、拍个照,流程走完就完事了。而古人的爱情,可能一辈子就写几封信,但那几封信能让人记几百年。
当520遇上古风
近不是流行国潮吗?我觉得520也可以来点古风新玩法。比如:
1. 用毛笔写封情书,别再用微信打字了
2. 送个手工香囊,比买现成的巧克力有心意
3. 约着去个古风茶馆,别老是电影院餐厅
想象一下,如果你收到一封用簪花小楷写的情书,是不是比收到"520红包"更让人心动?反正我是这么觉得的。
那些被我们遗忘的浪漫
写到这里,我突然有点感慨。现代科技让表达爱意变得太容易了,反而让我们失去了那种"欲寄彩笺兼尺素,山长水阔知何处"的期待与煎熬。
古人的爱情,可能一生只见几次面,却能相守一辈子。现代人的爱情,天天视频通话,却可能因为一条没及时回复的微信就分手。这中间的差别,值得我们好好想想。
所以啊,这个520,不妨学学古人,用点心思,玩点不一样的。哪怕只是手写一张卡片,亲自下厨做顿饭,也比随大流发红包有意义得多。
你们觉得呢?如果让你用古人的方式表达爱意,你会选择哪种方式?是写首藏头诗,还是亲手做个信物?或者你有更有创意的古风示爱点子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