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刷短视频的时候,突然看到有人把“一丝不苟”念成了“一丝不苟”,我当时就愣了一下。这个词平时老用,可这个“苟”字到底啥意思,我还真没细琢磨过。
顺手打开搜索引擎,输入“一丝不苟的苟是什么意思”。好家伙,跳出来的结果五花八门。有人说就是“马虎”的意思,有人说是“随便”,还有人说跟“苟且”差不多。越看越迷糊,感觉大家好像都在凭感觉猜。
我这个人有点轴,不明白的事儿非得弄明白不可。干脆把网页都关了,直接搬出家里落灰的《现代汉语词典》。翻到“苟”字那一页,仔仔细细看了好几遍解释。
词典里写着,“苟”字其中一个意思就是“马虎,随便”。而“一丝不苟”这个成语,意思就是做事认真细致,一点儿也不马虎。这么一看,那些说“苟”是“苟且”的解释,确实是想岔了。

为了再确认下,我又查了几个古代用法的例子,发现古人用“苟”字表达“随便、草率”的意思特别多。比如“不苟言笑”,就是说不随便说笑,形容人态度严肃。这下我心里彻底有底了。
弄明白以后,我特意去问了几个朋友。结果发现,十个人里头得有六七个觉得这个“苟”是“苟且”的意思,以为这个词是形容“一点都不苟且”,带着点清高的味道。
这么常用的一个词,居然有这么多人理解有偏差,看来真是“熟视无睹”了。大家都觉得自己会用,但深究起来,意思还真没抓准。
今天这个实践过程挺有意思,就是查了个字,但感觉像解开了一个小谜题。以后遇到这种似懂非懂的词,我还是得勤快点儿,多翻翻书,不能光靠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