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这“过犹不及”四个字,看着简单,琢磨起来还真有点意思。说白了,就是做事得有个度,过头了不行,不够也不行,就像做菜放盐一样,少了没味道,多了又齁得慌。
我啊,就是一个特别容易“过”的人。上学那会儿,老师布置作业,别人写完就完事了,我非得琢磨半天,恨不得把能想到的都写上去,结果呢?老师看着我的作业,一脸无奈地说:“你这是‘过犹不及’啊,精简点儿,重点突出才好。” 那时候我还不太理解,现在想想,老师说的太对了!
后来工作了,更是如此。领导交代任务,我总是力求完美,恨不得把细节都做到极致。加班到深夜是常事,周末也经常泡在办公室里。表面上看,我很努力,领导也夸我认真负责。可时间长了,身体吃不消,效率反而下降了,而且,因为太过于追求完美,有时反而忽略了一些更重要的方面。 有一次,我为了一个项目,连续熬夜好几天,结果因为过度疲劳,在关键时刻出了个小差错,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。 那段时间,我真有点崩溃,感觉自己像个上了发条的机器人,不停地转,却不知道自己转的是不是正确的方向。
这就像玩游戏一样,你要是技能冷却时间没到就一直按技能键,那技能是放不出来的,浪费时间;可你要是技能冷却时间到了,却一直不放,那也是白瞎了这技能。 所以说,这“过犹不及”啊,不光适用于学习和工作,也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
比如,跟朋友相处。有些人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朋友,恨不得把朋友变成自己的复制品,结果呢?朋友都被他吓跑了。 有些人呢,又过于被动,什么话都不说,跟朋友之间缺乏沟通,时间长了,感情自然就淡了。 真正的朋友关系,应该是互相尊重,互相理解,彼此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,这样才能长久。
再比如,谈恋爱。有人追女孩子,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黏在人家身边,结果把人家吓跑了。 也有人呢,太过于被动,连个电话都不打,那感情自然也发展不起来。 这恋爱啊,也讲究一个“度”,既要热情,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,才能让感情慢慢升温。
想想我之前的一些经历,真是应了那句“过犹不及”。 为了让自己避免这种情况,我还专门做了个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经验教训:
方面 | “过”的表现 | “不及”的表现 | 合适的做法 |
---|---|---|---|
学习 | 死记硬背,不求甚解 | 敷衍了事,不认真 | 理解记忆,重点掌握 |
工作 | 过度追求完美,忽略大局 | 马虎敷衍,效率低下 | 合理安排时间,注重效率 |
人际交往 | 过度热情,强势干预 | 冷漠疏离,缺乏沟通 | 真诚待人,适度交流 |
恋爱 | 过度粘人,缺乏空间 | 过于被动,缺乏主动 | 保持适当距离,互相尊重 |
现在,我慢慢地学会了控制自己,学会了“适可而止”。 工作上,我会先把事情的轻重缓急列出来,先处理重要的,再处理次要的。 跟朋友相处,我会尊重他们的想法,不会强求他们按照我的想法去做。 恋爱中,我也学会了给对方留一些空间,不会整天粘着对方。
当然,这过程还是蛮不容易的。 有时候,我还是会忍不住想要“过”,想要做到好。 但是,我会提醒自己,要记住“过犹不及”这四个字,要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的点。 这就像走钢丝一样,需要平衡,需要技巧,更需要经验的积累。
这“过犹不及”四个字,真是人生的智慧啊! 它提醒我们,凡事都要有个度,要把握好那个平衡点,才能走得更远,活得更好。 你觉得呢?你又有什么“过犹不及”的经历或者感悟呢? 分享一下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