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想聊聊小德出入这个说法,最早是刷帖子时候看到的。当时就懵了,这词儿听着像古文又像黑话,完全摸不着头脑。
我第一反应是打开搜索引擎,输入“小德出入 意思”。结果跳出来一堆乱七八糟的结果,有的说是道德经里的概念,有的说是民间俗语,还有的说是游戏术语。翻了好几页,每个解释都长得不一样,看得我头大。
后来干脆换个思路,去图书馆翻古籍。结果在《礼记》里头还真找到类似的说法,但原文写的是“小德川流,大德敦化”,跟“出入”俩字根本不沾边。
正好周末回老家,听见邻居大爷训孙子:“你这孩子咋小德出入的没个准谱?”我赶紧凑过去递根烟请教。大爷咧嘴一笑:“这还不明白?就是说人办事没个定数,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的!”

回来路上我琢磨明白了,这词儿在咱们这儿方言里就是“反复无常”的意思。可能古代文人用“小德”形容小节,老百姓直接加个“出入”表示变来变去,特别形象。
为了验证这个理解,我特意在生活里用了几回:
发现大家都能听懂,还会心一笑。看来这词儿活着,就是藏在日常对话里。
现在看,“小德出入”就是老百姓的智慧发明——用“小德”指代小事上的规矩,“出入”表示变来变去。连起来就是形容那些在小事上反复无常的人或事。根本不用往高深了想,它就是个生动的大白话。
所以下次谁再拽这个词,你就点点头:“懂了,就是说这人靠不住呗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