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康之治:王恺、石崇斗富

四神茶 历史 2025-09-11 41 0

文/全历史一口

前因

魏晋时门阀士族崛起。

西晋武帝太康年间(公元280-289年),晋朝门阀世家子弟王恺与富豪石崇之间,上演了一出豪门斗富的好戏,一度引得晋武帝司马炎加入,天下一时为之轰动。

太康之治:王恺、石崇斗富

有一次,石崇听说王恺家里用糖水来洗锅,石崇就命令下人拿蜡烛来当柴火烧,石崇赢下第一回合。

王恺为了炫富,命人在家门前的大路两旁,夹道四十里,用紫丝编成屏障。客人来访,先要经过这道华美的屏障,这件事一时轰动整个洛阳。石崇一听之下,不甘落后,他让仆人用比紫丝贵重的彩缎,铺了五十里的屏障,故意弄得比王恺的更豪华、更浮夸。

王恺连输两回合,心里相当不服。他想到一个绝好的救兵,正是晋武帝本人。

如此荒唐的行为,晋武帝真的会伸手相助吗?

太康之治:王恺、石崇斗富

还真会,因为王恺可不是别人,正是晋武帝的舅父。舅舅输了,丢的却是皇帝的脸面。

王恺,东海王氏之后,父亲王肃是魏晋时期的经学名家,与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家郑玄齐名。其祖父王朗也是汉末曹魏之际的名臣大儒。

晋武帝司马炎

司马炎听说舅舅与人斗富,就把宫里收藏的一株两尺多高、枝条均匀、色泽粉红鲜艳的珊瑚树赐给他,让他去石崇面前炫耀。石崇来到王恺府上,看了珊瑚树一眼,随手拿起案头的铁如意,朝珊瑚树掷去,珊瑚树应声而碎。

王恺心痛不已,但转念一想:石崇这肯定是因为斗不过自己,气急败坏了。

不想,石崇轻松一笑,说了句“不足惜矣”,就让家仆回去自己府中,不多时就搬回六七株三、四尺高,形态各异、光彩夺目的珊瑚树,任王恺挑选。王恺哑口无言,心中愤懑。

石崇就这样赢了王恺,也赢了王恺背后的晋武帝,被当作魏晋巨富的代表。不论是当时人还是后人,都对石崇的巨额财富的来源十分好奇。

石崇自然也不是庶族,他父亲石苞早年被司马懿赏识,跟随司马家族南征北战,在攻打东吴、平定诸葛诞叛乱之战中都功勋卓著。司马炎继晋王位之后,石苞更是极力劝谏曹魏末代皇帝曹爽禅让王位给司马炎,在此意义上,石家虽不算士族,却是晋朝的开国功臣。

石崇是石苞最小的儿子。然而据《晋书》记载,石苞去世时给每个儿子都分了一份家产,唯独没有分给石崇。夫人询问,石苞回答说:这孩子以后会自己挣下了不得的家业的。

石崇后来果然发财,但这财富来得不甚光彩。据说他在荆州任地方官的时候,监守自盗,派亲兵劫掠往来商客,就这样积累下不可计数的钱财。与王恺斗富用到的珍宝,只是他家产的冰山一角。

石崇还有一事,当时人蔚为乐道。据说石崇的家宅无比奢华,堪比皇宫,其中最让访客震惊、以至手足无措的是这房子里的厕所。到石崇家借厕所,要有强大的内心。你一推门,就会看到十来个衣着华丽的婢女,伴着一股从海外运来的名贵香料的芬芳,一瞬间,你会以为自己误入了人家的卧室。等到你如厕完毕,婢女们会上前为你脱去进来时穿的衣裳,换上新衣。这样的排场不知道吓到了多少客人,据史书记载,到石崇家如厕而镇定自若、不以为意的,只有一人,就是晋武帝的女婿、大将军王敦。

王恺和石崇之间的斗富,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炫耀,而是门阀士族间相互争斗的表现。

魏晋时期,门阀士族业已形成,士庶界限是泾渭分明的。自西晋开始,士庶姻亲关系的对立就相当严格。士族在政治地位上有高低,在门第世系上分清浊,这些都是魏晋贵族们在挑选联姻对象时要考虑的。

门阀士族士族累世发展,到晋武帝晚期,内部已经腐化。高门子弟,不思进取。

永康元年(公元300年),皇后贾南风为赵王司马伦所杀。石崇原本受贾家荫蔽,行事又极高调、爱炫富,贾家败落后,司马伦的谋士孙秀打上了石崇的主意。被拉去斩首的途中,石崇幡然醒悟:落到如此下场都是那些家财害的啊!

他不知道,实际上背后是门阀之间的争斗。

后果

石崇被害。

结论:王恺、石崇斗富浮华之后反映的是晋武帝晚期,西晋上层社会的荒唐腐败及门阀之间的争斗和倾轧,标志着西晋国运的迅速衰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