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翻相册找老照片,突然看到一沓胶卷底片,拿在手里对着光瞅了半天。突然就想起前几天群里有人发了个谜题——照相底片打一成语,我当时顺嘴就猜了个“颠倒黑白”。
好家伙,群里当场就有人跳出来说我猜错了,还甩了个捂脸笑的表情。我心想这还能是底片不就是黑白颠倒的嘛不服气地跑去搜答案,一查才发现正确答案是“颠倒黑白”。
等等,这不跟我猜的一模一样吗?我又把聊天记录往上翻,原来人家问的是“照相底片”打一成语,我光顾着看“底片”俩字了。正确答案是“颠倒黑白”没错,但很多人会误以为是“黑白分明”或者“反其道而行”。
我干脆把家里那盒旧底片全翻出来,一张张举到灯底下看。底片上人像的脸确实是暗的,背景反而是亮的,这不就是现实里的黑白完全反过来吗?

折腾完发现确实,“颠倒黑白”这成语放这儿简直严丝合缝。但为啥那么多人会猜错?我琢磨着可能现在用数码相机的人多了,年轻人压根没见过实体底片长啥样。
这谜题考的就是生活经验。要是你亲手洗过照片,或者像我这样对着光瞅过胶卷,根本不会掉坑里。有时候猜谜语光靠小聪明不行,还得实打实摸过见过才行。
今天这波实践总算把心里那个疙瘩解开了。顺便把底片收回盒子时还抖出来不少灰,得,又得多擦一遍桌子。
